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与方法》教学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发表时间:2022-08-11 23:43   作者:心理学院   浏览次数:

为加强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地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进行师资培训,帮助开设相关培养项目的单位提高教师的专业胜任力,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8月9日,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与方法》教学研讨会于贵州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授权点教授《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与方法》课程的70余名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易莉,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伍新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晓明,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铭怡,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光荣,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兴华,武汉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铭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恩良,心理学院院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潘运出席本次会议。


此次研讨会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罗禹主持。欧阳恩良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应用心理学领域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并通过介绍贵州师范大学的建校历史和心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帮助开设相关培养项目的单位提高教师的专业胜任力,加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中国贡献心理学力量。


易莉秘书长就全国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并呼吁与会同志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学习成果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紧扣社会需求,重点抓人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助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潘运教授从学科建设、“五位一体”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总结了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经验,并指出未来将持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发挥专业价值与优势。


伍新春教授从全国高校培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师资队伍培训班的源起、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历史探索等方面提出推动人才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前进方向,强调师资力量的提升是提高学历教育的重要因素,希望老师们能将自己在培训中的所学所获用于今后的实践工作中。


贾晓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培养一支有一定规模的、有胜任力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队伍的重要性。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以建立一个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及机构的自我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为初心使命,协同成立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联盟,并开展了系列培训。她指出,以学历教育产出有胜任力的专业人员是必经之路,未来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研讨会环节,江光荣教授从编写背景、十个具体方面、方案设计三个角度介绍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各单位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的参考。同时,江老师围绕“六个指标”对注册标准进行解读,介绍了临床与心理咨询学专业硕士培养项目注册工作情况。


钱铭怡教授分别从实习和督导的培养要求、培养项目注册要求等方面对制定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并以2021年培养项目申请单位实地考察的情况作为参考,为各单位进行项目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依据。讨论环节,江光荣教授、钱铭怡教授、王铭博士对督导师的注册标准、学生实习保障、符合注册系统标准的培养课程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研讨会下半场,刘兴华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临床与健康心理学专业硕士项目的培养方案、研究平台、课程设置、实习要求等方面的建设,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流程做了详细分享。


伍新春教授从探索之路、目标与选拔、培养过程与质量保证四个方面,展示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学历化、规范化与规模化的培养之路。


培养方案探讨环节,各位参会专家针对实习机构注册标准、学位论文应用性、论文评审标准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讨会聚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充分展现了各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经验与实践成果,为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推进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化、职业化。



【图文】心理学院

【排版】吕凤旋

【责编】饶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