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
科研成果

贵州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防治全省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表时间:2025-05-14 14:15   作者:心理学院   浏览次数:

贵州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防治全省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平台建设目标

贵州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防治全省重点实验室依托贵州省高等学校转化医学工程中心、遵义市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分子影像转化实验室,联合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州师范大学,聚焦临床医学和信息工程学的交叉,整合优势力量,以开展创新交叉应用性研究为主要方向。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建设高标准的免疫相关性脑疾病研究平台,包括生物样本库、数据分析中心、医工交叉分子影像中心等。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癫痫、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生物学标记物、医工交叉多模态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等方向,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组织重大课题攻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突出的体系,使平台成为具有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中心。

二、主要研究方向

1、阿尔茨海默病方向:聚焦阿尔茨海默病与外周免疫研究,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解锁外周免疫系统与中枢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密切相关性。组建AD治疗MDT 团队,PET-CT 和核磁共振等检查,联合内科单抗治疗,以及外科颈深淋巴结/管-静脉吻合手术治疗,诊断治疗向多元化迈进。力争将研究成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癫痫疾病方向:聚焦难治性癫痫分子机制、神经网络、神经电生理、医工交叉多模态分子影像诊断技术以临床诊治等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强化对新诊治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开展免疫相关性癫痫单中心或多中心的传统免疫抑制剂、新型免疫抑制剂以及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产物作为临床药物研究,为免疫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3、脑血管疾病方向:在脑卒中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研究方面,联合团队自主研发了FPR1 拮抗剂(cFLFLF),成功合成核素探针(99mTc-cFLFLF)和荧光探针(Cy7-cFLFLF)标记激活的脾脏免疫细胞,并且在缺血缺氧型脑损伤小鼠模型中进行追踪,发现FPR1 拮抗剂cFLFLF 可抑制缺血性卒中后脾脏免疫细胞向脑内迁移和神经炎症,可能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4、脑功能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通过综合运用现代脑成像技术、人工智能分析以及运动干预研究,通过构建多模态健康数据库和开发先进的预测模型,构建一个多模态心理与生理健康数据库,涵盖健康人群及脑认知疾病患者的数据特征,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三、 建设地点及规模

实验室地点主要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 号教学楼2 楼、4 楼和5 楼,总占地面积达2000 平方米,其中实验室占地面积1500 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其他辅助用房约占500 平方米。根据研究方向和学科特点,将实验室分为电生理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形态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膜片钳室等多个实验区域,并配有相应的仪器设备。